服务热线

020-38921330

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新闻

等保2.0之物联网安全风险、要求、设计

2018-6-21 0:00:00浏览量:2041编辑:管理员来源:天畅

随着物联网(IoT)的发展,从手机和汽车到冰箱和灯开关,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都可以连接到互联网。尽管物联网看起来很有创意而且很方便,但这种趋势也带来了安全风险,具有操作系统的联网设备有IP地址或者URL,并且它以任何方式接触业务网络或处理敏感信息的话,那么它就可能成为攻击目标。这些设备可能会成为攻击者入侵企业的后门。


物联网-8.jpg

从技术架构上来看,物联网可分为三层:感知层、网络传输层和处理应用层,它将感知设备通过互联网等网络连接起来构成的一个应用系统,融合信息系统和物理世界实体,是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结合。

如下图所示:

物联网-3.jpg

面临的风险

不同架构下的物联网产品,面临的安全风险多种多样,主要有以下:

物联网-4.jpg


  1. 拒绝工作:感知设备被攻破后,攻击者可以采用破坏或修改配置的方式让感知设备不能正常工作。
  2. 拒绝服务:破坏网络的可用性,减少、降低执行某一期望功能能力的任何事件。包括中断、颠覆或毁坏感知层网络,还包括在网络中恶意干扰网络中协议的传送或者物理损害感知设备,消耗感知设备能量。


安全等级要求

等保规范将物联网系统分为第一级、第二级、第三级和第四级物联网系统。

安全要求分为: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,具体细分如下所示,每一个颜色代表一个安全级别要求(依据红色的程度),比如第四级则必须满足如下所示全部要求。

物联网-5.jpg

安全等级保护设计

明确风险和对应的安全等级要求后,就可以进行安全设计了!为便 于等级测试的定量定性测试,我们抽象出一般模块进行安全等级保护设计。

如下图便是抽象出来的设计框架:在安全管理中心支持下的安全计算环境、安全区域边界、安全通信网络三重防御体系。各级系统安全保护环境由安全计算环境、安全区域边界、安全通信网络和(或)安全管理中心组成。

物联网-6.jpg


物联网安全保护须采用模型化设计,不同级别的物联网系统都要满足此模型。具体细分如下所示,每一个颜色代表一个安全级别设计要求(依据红色的程度),比如第四级则必须满足如下所示全部要求。

物联网-7.jpg

等级测评要求

在将安全要求落地到测评实践中时,明确了上述事项后进行物联网系统等级测评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。测评对象以感知节点设备、网关节点设备(包括读卡器)、传感网入网访问控制设备等为主。对“抗数据重放”测评,测试内容是针对感知节点设备历史数据防重放,而非传统应用系统在应用层的数据防重放。对物联网系统等级的测评要求,包括对第一级物联网系统、第二级物联网系统、第三级物联网系统和第四级物联网系统进行安全测试评估的要求。